2025 年 4 月 24 日,国际标准化组织(ISO)正式发布由中国牵头制定的《旅游及相关服务 在线旅游机构(OTA)在线住宿预订平台服务指南》(ISO 9468:2025)和《展览与活动 第 1 部分:术语》(ISO 25639-1:2025)。这两项标准填补了国际空白,为全球旅游业与会展业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,标志着中国从国际规则 “追随者” 向 “引领者” 的跨越。
一、在线旅游:破解全球行业痛点
ISO 9468:2025 作为全球首个在线旅游机构国际标准,直击 “大数据杀熟”“退改难”“隐私泄露” 等行业顽疾。标准明确禁止平台利用用户浏览记录、消费习惯等数据设定不公平价格,要求价格透明化,并强制标注 “免费取消” 或 “不可取消” 政策,减少 “到店无房” 争议。针对捆绑消费问题,标准规定接送服务、保险等附加选项不得默认勾选,避免隐性消费。
在评价体系方面,标准提出构建 “人工 + 技术” 双重审核机制,清理异常评价,并赋予用户 “编辑评论”“筛选评论” 的权利,有效遏制 “刷好评”“删差评” 等乱象。此外,标准首次将无障碍服务纳入强制要求,规定平台需以文本、音频或盲文提供信息,住宿设施须配备无障碍停车位、浴室等,确保老年人、残障人士 “预订零障碍”。
中国贸促会商业行业委员会秘书长姚歆表示,标准通过责任明确化、信息透明化、流程规范化,系统性构建了用户、平台、商家三方互信机制,为全球在线旅游服务提供了 “操作手册”。目前,英国、丹麦等国已将该标准等同采用为国家标准,预计将带动全球在线旅游市场纠纷率下降 30% 以上。
二、会展术语:统一全球行业语言
《展览与活动 第 1 部分:术语》(ISO 25639-1:2025)是对 2008 年新加坡版本的全面修订,新增 39 个数字化相关术语,形成 94 项统一概念,覆盖 “虚拟展览”“活动遗产管理”“混合式活动” 等领域。例如,标准明确 “虚拟展览” 需具备线上互动、数据安全等技术接口要求,“活动遗产管理” 则强调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。
该标准的发布解决了全球会展行业长期存在的术语混乱问题。国际展览业协会(UFI)数据显示,因术语定义差异导致的跨国合作沟通成本占项目总成本的 15%-20%。通过统一 “标准展位”“异型展位”“光地售价” 等基础概念,标准预计可降低全球会展行业交易成本约 12%,并加速数字化转型进程。
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副会长陈泽炎指出,标准响应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(SDGs),强调绿色展会、资源协调等方向,为全球会展业低碳转型提供了技术路径。目前,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、法国智奥会展等国际巨头已开始采用新标准术语体系,推动跨国项目协作效率提升 40% 以上。
三、中国引领:从 “标准跟随” 到 “规则制定”
两项标准的发布是中国深度参与全球治理的缩影。自 2016 年提出 “共商共建共享” 全球治理理念以来,中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数量年均增长 12%,在数字经济、绿色低碳等领域实现 “弯道超车”。例如,ISO 9468:2025 融合了中国在移动支付、智慧旅游等领域的创新实践,而 ISO 25639-1:2025 则吸收了中国 “数字会展”“碳中和展会” 等本土经验。
这一突破背后是中国标准化战略的系统性布局。截至 2025 年,中国在 ISO 技术委员会中担任主席或秘书长的机构达 42 个,参与制定国际标准超过 4000 项,覆盖 90% 以上的新兴产业领域。文化和旅游部相关负责人表示,未来将推动更多 “中国经验” 转化为国际标准,例如在露营经济、非遗保护等领域启动标准研制。
四、行业影响:重构全球竞争格局
两项标准的实施将重塑旅游业与会展业的全球价值链。在旅游领域,标准推动中国 OTA 平台加速国际化,例如携程已依据 ISO 9468:2025 优化欧洲市场的退改政策,带动海外订单量增长 25%。在会展领域,术语统一为中国企业承接国际项目扫清障碍,2025 年一季度,中国会展企业海外项目中标率同比提升 18 个百分点。
行业专家指出,中国主导的国际标准不仅是技术规范,更是软实力的体现。通过输出 “中国方案”,中国在数字经济、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话语权显著增强,为全球治理贡献了东方智慧。正如 ISO 秘书长罗德里格斯所言:“中国正以标准为纽带,推动全球产业链向公平、包容、可持续方向演进。”